3.2.4 Configure a dashboard layout and create device-specific dashboards
什么是Action?
在学习创建各种Action之前, 我们非常有必要理解一下Action的这个概念. Action这个词一般翻译成动作, 行动. 那么放在Tableau的这个特定环境里, 它特指你在Tableau当中可以设计用户和Tableau报告之间的这种互动.在用户进行某种操作之后, 你的报告会相应的根据用户的操作进行更新. 这是数字化报告和纸质报告之间的一个根本区别.
用户可以进行哪些操作?
操作可以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我管它叫表外操作, 一种叫表内操作. 表外表内主要就是指在一个图表内部或是外部.
表外操作主要是指我们前边已经介绍过的 Filter过滤器, Parameter参数等等. 这些之所叫表外主要是因为一般他们会在图表外边单独显示.
表外操作: Filter | Parameter
我们就以左边的这个截图为例, 左边是一个customer name的列表, 右边是一个Customer Sales列表.
坐标的Customer Name作为一个单独的Filter出现在Customer Sales这个列表的外边. 两者的显示互不干扰.
如果我们在左边选中一个Customer Name, 右侧的customer sales列表就会根据左边所选的customer name进行更新.
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表外操作.
表内操作: Filter Action | Parameter Action
表内操作主要是指你你在一个图表内进行点击, 然后另一个图表更新了, 有时候甚至你点击的这个图表本身也更新了.
左侧的动图当中有两个图表, 第一个是Sales by City, 也就是每一个城市的总销售额. 第二个是Sales By Customer也就是每个消费者的总销售额. 当我们点击左边城市名字的时候,右侧消费者名单会自动进行更新, 你不需要再单独去创建一个表外的City Filter, 我想知道哪个, 我还要去在那个Filter里边找. 表内操作能让这个操作大大简化
我管这种操作叫表内操作是因为你是在已有的图表内进行操作, 表本身就是你的Filter List了.
什么时候用表内 or 表外?
指所以前边讲了这么多主要是因为一般在刚开始学习Tableau的时候, 往往认为Filter, Parameter这些跟Action没啥关系, 或者感觉迷迷糊糊的. 而其实他们本质上是一个东西. 你要把Filter, Parameter他们放在一起看, 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形式而已.
Filter就是预设了一个清单, 你从里边选, 而parameter就是你也不知道数据里边有什么, 你想手动的输入一个值, 手动控制, 这就是parameter.
Action就是你在表里边看到一个值, 你点击一下, 它就添加成了另一个表里的Filter 这个就叫做Filter Action. 再或者, 你点击一下, 你的Parameter就变成了你点击的这个值, 这就是Parameter Action.
什么时候用表内, 什么时候用表外呢?
在开始的初期, 你只要记住遇到下钻这种情况用表内, 其他都用表外就行了. 那这时候肯定有童鞋要问了, 啥是下钻?
下钻的英文是Drill Down, Drill是电钻, Down就是向下. Drilldown就是刨根问底的意思. 到这你肯定还是蒙圈的. 那么我来解释一下.
你的一家门店 2024年销售额猛增50%, 其他店销售额还下降呢, 你这时候就好奇了, 怎么回事, 为什么这家店业绩这么好.
于是你开始下钻, 想看每个月的销售额, 这时候一看, 从四月份到八月份销售额都很高, 你这时候还不满足, 你还要下钻, 到底是哪个类别卖的好.
类别找到之后你还不满足, 你要搞明白这个类别里到底哪个单品卖的好. 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下钻的过程,你最后这一圈下来, 彻底搞明白了这50%的增长是怎么来的了.
对应到Tableau里, 你点击一家店, 这家店每个月的销售趋势曲线就更新了. 就这样一路点击下来, 你就可以发现最后原来是四月份上市的一款新品爆火.
注意表内和表外Filter的互相干扰
这是一个Tableau用户必须要时刻注意的地方. 无论你是在表外创建了一个Filter, 然后应用到图表B, 还是你用图表A里的值来Filter图表B, 这两者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但是有时候你会发现在点了什么之后, 你的图表突然一片空白了. 这是一个设置了Action之后经常会发生的事情. 在学习Action之前, 我先提前给你打一级预防针.